破解關於兒童疤痕的常見迷思

成長路上少不免會留下一兩度疤痕,但其實很少人真的了解疤痕是什麼、為何形成、如何護理。

對於爸媽來說,這種不了解可能令他們用錯方法來為孩子處理割傷或傷口,更可能令疤痕變得更大、更明顯。

在這篇文章,我們會探討並破解關於兒童疤痕的常見迷思。

「別擔心,長大後就會消退。」

雖然疤痕或會隨孩子長大而漸漸消退1,但纖維組織形成的疤痕不會「消失」——不像孩子的衣物或鞋子因變舊而換新。

話雖如此,像Dermatix®倍舒痕兒童去疤凝膠這種外塗去疤產品,就能減少疤痕出現──此產品專為兒童而設,適合敏感及幼嫩皮膚,3個月大的幼兒適用。

「只要覆蓋傷口,就不會留下疤痕。」

當孩子被割傷時,我們當然建議你用清水和番梘清潔傷口(避免使用過氧化氫或酒精,因為會傷害組織並延遲癒合2),不過單純清潔傷口並不能避免疤痕形成。

這是因為疤痕是身體自然癒合過程的一部份。當皮膚受損時,身體會釋放膠原蛋白,並在受損組織上堆積,以使傷口癒合。經過一段時間後,這些積聚的膠原蛋白就會形成疤痕3

「醬油會使疤痕變黑。」

這個迷思在亞洲國家尤其常見,因為醬油是亞洲常用的食材和調味料。然而這種說法絕對沒有科學證據支持——無論你問的是西醫還是中醫4

與其避開食用醬油,不如專注護理傷口——即包括清潔傷口、忍住不要抓撓,因為抓撓會對皮膚造成更大傷害(導致過多膠原蛋白堆往損傷位置以癒合傷口,最終形成凸起的疤痕)。

「蘆薈有助於治癒疤痕。」

雖然沒有證明蘆薈可以除疤,但也不用把蘆薈凝膠扔掉——因為蘆薈確實有助治癒燒傷和表層傷口(而非深層手術傷口)。既然你已讀到這裡,當然知道想要減少疤痕形成,第一步就是要好好護理傷口。

因此,在輕度燒傷和小傷口上,你可使用蘆薈凝膠——不過一旦疤痕形成,就需改用疤痕護理產品(如Dermatix®倍舒痕兒童去疤凝膠)。

「家居護理方法不適用於兒童疤痕。」

有些爸媽會建議其他父母避免使用非處方的疤痕護理產品,因為這類產品大多數為成人而設。這個建議是合理的,不過Dermatix®倍舒痕兒童去疤凝膠的誕生,卻為爸媽帶來一個經臨床驗證的兒童去疤配方——即使孩子只有3個月大也可使用5

Dermatix®倍舒痕兒童去疤凝膠中的活性成份CPX及維他命C酯,能共同形成一層保護屏障,防止水分進一步經表皮流失,從而調節膠原蛋白增生以防止疤痕進一步形成,令疤痕不明顯,有效減淡、軟化及平復新的疤痕6,7,8

此外,其快乾配方不會弄髒衣服,亦可減少嬰幼兒誤服的機會5


我們希望當你下次聽到這些迷思時,有足夠的知識破解謬誤,更可與人分享一些經過測試、真正有效護理兒童疤痕的解決方案!

Dermatix Ultra Kids

適用於3個月及以上兒童
對敏感和嬌嫩的肌膚溫和
減淡、軟化及平復疤痕
CPX及維他命C酯配方,易於塗抹、無味、不黏笠

資料來源

  1. John Hopkins Medicine, What is a scar? https://www.hopkinsmedicine.org/health/conditions-and-diseases/scars
  2. WebMD, Slideshow: Wound Care True or False (2020) https://www.webmd.com/first-aid/ss/slideshow-wound-care-dos-and-donts
  3. NHS, Overview Scars https://www.nhs.uk/conditions/scars/
  4. AsiaOne, 12 Popular Health Myths Debunked | Health Plus (2017) https://www.asiaone.com/health/12-popular-health-myths-debunked-health-plus
  5. Chang CS et al. Clinical evaluation of silicone gel in the treatment of cleft lip scars. Sci Rep 2018; 8: 7422. 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98-018-25697-x
  6. Yun IS et al. Aesth Plast Surg 2013; 37: 1176 - 1181
  7. Chernoff WG et al. Aesth Plast Surg 2007; 31: 495-500
  8. Fulton JE. Silicone gel sheeting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evolving hypertrophic and keloid scars. Dermatol Surg 1995; 21: 947-951